切分軋制是采用特殊的孔型和導衛系統,利用金屬的不均勻變形將軋件沿縱向切分成兩根或兩根以上獨立分支的新工藝。該工藝具有節能降耗,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鉻鎳鉬合金由于Cr和Ni具有耐高溫性能和耐磨性,Mo元素細化金屬組織晶粒提高了導衛板的綜合機械性能,Ni元素提高了金屬材料的抗1氧化性,因此具有較好的塑性、韌性,又在承受激冷激熱時不碎裂。然而由于切分軋制工藝的復雜性,對切分軋制理論及切分設備的研究卻遠遠滯后于工業應用,因此對切分軋制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合理設計切分設備,是促進切分軋制技術深入發展的必要手段。
安鋼高線軋機有5種滾動導衛結構:(1)2V機架人口選用堅固的整體結構型平輥滾動導衛。(2)4V、6V、8V、10V機架選用同一系列、不同型號的二輥式摩根型導衛。 (3)12V、14V機架選用四輥式摩根改進型導衛。(4)16#、18#、19#、20#、22#機架采用摩根第6代RE35LJSX二輥式滾動導衛。主要原因::開軋溫度過高,第二:切分刀冷卻不足,第三:切分輪切不正或未對正孔型。 (5)24#、26#、28#機架采用摩根第6代RE20USX二輥式滾動導衛。由于預精軋機后的軋件斷面小,運行速度快,因此增設導衛尖以改善咬入狀況。
80萬噸棒材軋鋼生產線工藝技術操作規程之原料技術條件:連鑄方坯的檢查驗收應符合YB/T2011的規定,其主要技術條件有:1.連鑄坯端部的切斜不得大于二十毫米。2. 連鑄坯長度長為十二米,短為六米,長度公差為+七十毫米。3.連鑄坯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紋、重皮、結疤、夾雜、深度或高度大于3毫米的劃痕、壓痕、擦傷、氣孔、皺i紋、冷濺、耳子、凸塊、凹坑和深度大于2mm發紋。連鑄坯橫截面不得有縮孔、皮下氣泡。4. 連鑄坯鼓肚高度不得超過連鑄坯邊長的允許正偏差。5.連鑄坯不得有明顯的扭轉。6. 連鑄坯端部因剪切變形造成的寬長不得大于邊長的百分之十。為解決此問題,利用一定壓力軋機冷卻水出口導管處形成水簾,吸收粉塵,粉塵隨水排入溝進入沉淀池沉淀,即“水封除塵”。7. 連鑄方坯邊長一百五十毫米,邊長允許公差±五點零毫米,對角線允許公差≯七點零毫米。8. 連鑄坯的彎曲度每米不得大于二十毫米,總彎曲度不得大于總長的百分之二。9. 連鑄坯表面缺陷必須清除。清除應沿縱向清除,清除寬度不得小于深度的6倍,長度不得小于深度的8倍,表面清除的深度不得大于連鑄坯厚度的百分之十,兩相對面清除深度之和不得大于厚度的百分之十五,清除深度自實際尺寸算起。10. 鋼坯的化學成分應符合GB1499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