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溫度、濕度要求以外的環境,不建議用戶施工打膠。因為:
1、溫度過低時,膠與基材表面潤濕性降低,而且基材表面可能存在不易察覺的霧或霜,影響密封膠余基材的的粘結性。
2、在低溫條件下,硅酮密封膠固化速度比正常情況慢。密封膠還未能固化之前遇到接縫變化,容易引起密封膠的表面出現隆起或裂紋,影響密封膠的外觀。
如果用戶因幕墻工程趕工期,在冬季進行施工,需要記錄工程所在地的溫度情況,當溫度高于4℃,是可以施工的;當溫度低于4℃,不建議施工。
如用戶一定要在低于4℃的條件下施工,建議在使用前進行小面積打膠試驗,并進行粘接性試驗,確認粘接良好,外觀沒有問題后再大面積使用。
在大面積用膠過程中,一定要加大硅酮耐候密封膠的現場割膠檢驗頻次,做好質量管控記錄,保證施工質量。
單組份硅酮密封膠可直接涂敷于鋁材和玻璃之間粘接,它靠吸收空氣中的潮氣而進行水解,縮合反應由表及里而固化,要求打膠室內清潔,溫度不低于23℃,相對濕度不低于40%,否則將影響固化,使膠層強度降低。
單組份硅酮膠分酸性和中性,酸性膠固化時釋放醋酸,對隱框幕墻用的真空磁濺射法生產的鍍膜玻璃的膜層起腐蝕作用而成花臉,因此應使用中性硅酮結構膠。
雙組份硅酮結構膠在使用前必須向基膠中加入催加劑,在的打膠機內充分混合涂敷鋁材和玻璃之間,進行粘接固化。雙組份膠都是中性膠。
硅酮結構密封膠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膠和被粘接的鋁材、玻璃、泡沫條之間存在一個相容性問題,要做相容性試驗,這種試驗國內暫時還做不了。若相容性試驗結果表明結構膠和三材之一不相容,即使粘接過程中,當時各種強度指標均達到要求。半年或稍長一點時間過后,硅酮結構膠便會開始變色變質成液體狀態從而失去粘結能力,玻璃會落下來,造成嚴重后果。所以為確保硅酮結構膠粘結能力的長久,必須做相容性試驗。
膠未固化時太陽暴曬:
硅酮膠在未固化前是不能在太陽下暴曬的,特別是剛注完膠就讓太陽暴曬,會引起膠縫內部出現蜂窩狀氣泡,從而引膠縫外部隆起,這種情況在醇型硅酮膠使用時會更明顯一些。在炎熱的夏季施工,這種情況不易克服。采用注膠時避開太陽暴曬,會克服一些起泡現象,具體作法:上午在建筑物的西側或北側注膠,下午在建筑物的東側或南側注膠。注膠后,膠經過一段時間的固化,表層已結皮,太陽再曬時,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便可克服一些起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