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式的行業雖然古老,但我們也會發現許多傳統的工藝往往需要這樣的傳承,而且在許多發達國家在當前還盛行以這種方式塑造真正的藝術大師。
中醫藥師承教育,是指中醫藥類師承教育,是中醫藥教育的教育類型之一。
2016年2月22日,國家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要求:強化中醫藥師承教育。建立中醫藥師承教育培養體系,將師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鼓勵醫療機構發展師承教育,實現師承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
尋找具有資質的中醫導師,導師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
(一)具有中醫類別中醫或者民族醫執業醫師資格;
(二)從事中醫或者民族醫臨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醫或者民族醫副主 任醫師以上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
(四)遵紀守法,恪守職業道德,信譽良好;
(五)在醫療機構中堅持臨床實踐,能夠完成教學任務。
簡單來說,師承面向的是中醫愛好者,或打算從事中醫行業的新人學習中醫技術,進而報考中醫方面資格證書的一種學習方式。不同于中醫的確有專長,中醫師承可接納中醫方面0基礎的“門外漢”學習,屬于中醫行業里級的一個階段。而確有專長則針對的是在中醫方面確實有一技之長的學員考試獲取證書。
當然,學習中醫知識并不是終的目的。工作或從醫才是的。而對于一個0基礎門外漢來說,無論是想開,還是找工作,都需要先通過師承做鋪墊,然后考取助理書、執業書,然后才有資格開。
中醫經典是先人實踐的結晶,所以,經典著作也是承載了中醫藥學的精髓,讀好經典也是做臨床的前提。很多的名醫都是對經典非常熟悉,而且在臨床應用得非常好,繼承者不僅要自學或者研修四部經典,另外還有專科的經典及老師的經典。
報考傳統中醫師承的并非都是零基礎的,也有西醫轉中醫,或者有一定中醫基礎但是沒有能力獨立的中醫愛好者。中醫師承考試對于這部分考生來說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