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密封拆卸時注意事項
1 在拆卸機械密封時,嚴禁動用手錘和扁鏟,以免損害密封元件。
2 如果在泵兩端都有機械密封時,則在拆卸過程中必須小心謹慎,防止顧此失彼。
3 對工作過的機械密封,如果壓蓋松動時密封面發生移動的情況,則應更換動靜環零件,不應重新上緊繼續使用。因為在松動后,摩擦副原來運轉軌跡會發生改變,接觸面的密封性就很容易遭到破壞。
4 如密封元件被污垢或凝聚物粘結,應清除凝結物后再進行杰一機械密封的拆卸。
機械密封組裝技術尺寸校核
1) 測量動靜環密封面的尺寸。該數據是用來驗證動靜環的徑向寬度,當選用不同的摩擦材料時,硬材料摩擦面徑向寬度應比軟的大1~3mm,否則易造成硬材料端面的棱角嵌入軟材料的端面上去。
2) 檢查動靜環與軸或軸套的間隙,靜環的內徑一般比軸徑大1~2mm,對于動環,為保證浮動性,內徑比軸徑大0.5~1mm,用以補償軸的振動與偏斜,但間隙不能太大,否則會使動環密封圈卡入而造成機械密封機能的破壞。
3) 機械密封緊力的校核。我們通常講的機械密封緊力也就是端面比壓,端面比壓要合適,過大,將使機械密封摩擦面發熱,加速端面磨損,增加摩擦功率;過小,容易漏泄。端面比壓是在機械密封設計時確定的,我們在組裝時只能靠測量機械密封緊力來確定。通常情況的測量方法使測量安裝好的靜環端面至壓蓋端面的垂直距離,再測量動環端面至壓蓋端面的垂直距離,兩者的差即為機械密封的緊力。
4) 測量補償彈簧的長度是否發生變化。彈簧性能發生變化將會直接影響機械密封端面比壓。一般情況下彈簧在長時間運行后長度會縮短,補償彈簧在動環上的機械密封還會因為離心力的原因而變形。
5) 測量靜環防轉銷子的長度及銷孔深度,防止銷子過長靜環不能組裝到位。這種情況出現會損壞機械密封。
機械密封失效時長見的現象
1.1 工作時發生尖叫
這是因為密封端面潤滑效果不佳,應安裝旁路沖洗管路,加大管徑和相應的節流裝置的尺寸。
1.2 密封在工作時發生爆鳴
原因是密封介質汽化或閃蒸,應在允許范圍內提高密封腔壓力,改進密封設計,降低介質
溫差,安裝旁路沖洗管路,加大管徑和相應的節流元件;加強密封端面的冷卻,檢查密封平衡設計,測量密封腔內的壓力,溫度及介質壓力。
1.3 石磨粉聚集在密封面外側
原因是密封面潤滑不良,密封端面間的液膜汽化或閃蒸,產生殘留物質,造成石墨環磨損,應改善潤滑狀態,防汽化。
1.4 密封泄露
由于密封介質汽化或閃蒸密封端面, 應先判斷泄漏源,斷面密封問題可能出在端面不平、裂紋、破碎或,發生熱變形或機械變形;密封零件結構不合理或強度不夠產生變形;因材料及加工原因產生的殘余變形;安裝時零件受力不均等,應檢查安裝尺寸是否正確,密封和材質是否適于使用工況,密封墊是否壓緊,是否螺栓力矩太大造成密封座變形,是否有安裝損傷,必要時予以更換;檢查填料腔裝配面和其他有關元件對軸線的垂直度,管道及設備安裝誤差"輔助密封安裝時可能被壓傷或擦傷;介質從軸套間隙中漏出,0型圈老化;密封壓縮屈服變形,化學腐蝕"檢查密封槽和導角是否正常,起動設備前應將密封端面重新研磨以保證密封面的光滑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