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檢測項目:一、常規力學性能測試:1、拉伸、壓縮、扭轉、彎曲、剪切測試2、高溫環境下的拉伸,壓縮,扭轉測試3、低溫環境下的拉伸,壓縮,扭轉測試二、疲勞試驗:1.高、低周疲勞試驗2.常幅、等幅疲勞試驗3.隨機載荷、位移疲勞試驗4.拉-扭復合疲勞試驗等5.S~N曲線測定6.旋轉彎曲疲勞實驗7.高溫拉伸、壓縮、扭轉疲勞實驗三、斷裂力學試驗:1.材料及構件表面裂紋、穿透裂紋的實驗研究2.低應力脆斷、裂紋失穩擴展及各種材料的斷裂韌性試驗四、汽車零部件疲勞試驗:1.出風口耐久 2.手套箱耐久 3.杯托耐久 4.物品盒耐久 5.門把手耐久 6.CD按鍵壽命試驗 7.后視鏡鏡片調節耐久及折疊耐久 8.手剎耐久 9.換擋器總成耐久 10.方向盤喇叭耐久 11.組合開關耐久 12.四門兩蓋疲勞耐久
疲勞斷裂是結構零、部件失效的主要模式。據統計,由于結構部件失效導致的重大事故中的85%^-90%與疲勞斷裂有關。根據斷裂力學的觀點,金屬結構件的疲勞破壞是由于主裂紋擴展到臨界尺寸而造成的,結構的壽命取決于結構危險部位裂紋的萌生與擴展。該方法將疲勞斷裂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構件在交變力作用下產生初始裂紋(初始裂紋定義至今仍無統一標準,習慣上為0.5^-1mm);二是裂紋開始擴展,以致產生較大宏觀裂紋;三是裂紋急劇擴展,迅速導致破壞,它的壽命往往很短,稱瞬間斷裂壽命,工程上不予考察。
在今后的金屬結構疲勞壽命評估理論中,們一致認為應著手以下幾方面的研究:理論上側重研究系統臨界狀態及多臨界狀態的優化問題,研究多判據情況下一次二階矩法;研究驗證臨界失效模型的有效方法;完善疲勞強度理論及斷裂力學方法;研究更適合系統的概率失效模型,改進目前計算斷裂概率方法;進一步研究計算可靠度的方法;研究影響系統的敏感性參數,特別研究對系統的參數敏感性分析方法,從而系統有效地處理其敏感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