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871-2002規定:應對每一名工作人員的職業照射水平進行控制,使之不超過下述限值:
由審管部門決定的聯系5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劑量不超過50mSv。
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為150mSv。
四肢(手和足)或皮膚的年當量劑量為500mSv。
環保主管部門審批個人劑量目標管理值一般為5mSv/a。超過5mSv/a的即可認定為超標。如發現個人劑量超標的,醫院必須認真查找原因,落實整改措施,并對確認超標的工作人員進行干預,將其調離FS工作崗位或減少其從事FS工作時間。
個人劑量監測個人劑量檢測包括哪些?
個人劑量監測分為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和體內污染個人劑量監測兩種。當個人受到一定水平外照射時,經常、定期地測量個人所受的劑量,并對測量結果進行評價,稱為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當可能發生一定水平的體內污染時,對個人的排泄物、體液進行監測,用全身計數器直接測量體內的性,并對測量結果進行評價,稱為體內污染監測。
個人劑量檢查又分為常規監測、特殊監測和事故監測。常規監測是正常作業或操作中的監測。特殊監測是指實際存在或估計可能發生大劑量率的外照射,或可能發生體內污染時的監測。事故監測是發生事故情況下的監測。‘
電離輻射是指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是一切能引起物質電離的輻射總稱,其種類繁多,包括高速帶電粒子和不帶電粒子,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和損害也比電磁輻射要大很多。電離輻射主要來源:醫療X射線診斷、核能生產、照相診斷、天然放射性核素衰變等、工業無損探傷、電子速焊機、高壓電子管、彩電顯像管、射線發生器及電子顯微鏡等;電離輻射執行標準:1、應急事故輻射監測:輻射事故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1155-2020應急監測中環境樣品γ核素測量技術規范HJ1127-2020核動力廠核事故環境應急監測技術規范HJ112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