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針是以前的叫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中,已經放棄了這一稱呼,而代之以‘接閃桿’。接閃桿與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用以接閃的金屬屋面、金屬構件等,統稱為接閃器;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為各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公認的、計算保護范圍的完善方法。接閃器和引下線、接地裝置共同組成了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外部防雷裝置,用以避免或減少閃中建筑物(構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損害和人身傷亡
選擇正規防雷廠商非常重要。避雷針其實是引雷針,所以防雷工程需要經過嚴謹的科學計算,稍有不慎可能反而“引雷入室”。所以選擇避雷針供應商時需要查看其是否具有防雷和防雷工程。國內避雷針市場魚龍混雜,一些代理國外品牌的經銷商大肆宣傳自己的產品符合國外標準,其中真假難辨,建議采購時按照和IEC的標準來考察產品。接閃器通常采用直徑為15~20mm、長度為1~2m的圓鋼或鋼管,固定于支柱上端經接地引下線與接地體連接。
下引可用避雷線連接。避雷針由針體及安裝類別結構件組成。針類采用不銹鋼;針體須用銅包鋼圓棒或鋼管為基材 。避雷帶是指沿屋脊、山墻、通風管道以及平屋頂的邊沿等較可能受雷擊的地方敷設的導線。當屋頂面積很大時,采用避雷網。它是為了保護建筑的表層不被擊壞,避雷網和避雷帶宜采用鍍鋅圓鋼或扁鋼,應優先選用圓鋼,其直徑不應小于8mm,扁鋼寬度不應小于12mm,厚度不應小于4mm。避雷線適用于長距離高壓供電線路的防雷保護。架空避雷線和避雷網宜采用截面積大于35mm2的鍍鋅鋼絞線。5h-2hx)P當h≤30m時,P=1當30≤h≤120m時,60年代以來,又提出了計算避雷針保護范圍的擊距法,認為保護范圍還受雷電流大小的影響。
當避雷針截受雷擊時,由接閃體接閃,通過雷電波形處理裝置,利用外殼與中心接地桿之間有3mm間隙,構成耦合電容,同時外殼通過一個電感線圈接地(中心接地桿)當下行先導接近接閃器時,由于頻率極高,電感呈開路狀態,電容對高頻呈現短路特性,因此耦合電容作用下,接閃器表面電場強度迅速增加,直至觸發雪崩過程,從而能在頃刻間將雷電流泄放入地,以至有效的達到防雷害保安全的目的。接復層金屬包基體金屬的不同分為:鉛包鋼、鉛包銅、銅包鋼、鉛包鋼避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