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技術發展一直走在應用的前列,有些技術從理論與實驗上都行的通,但由于各種環境因素不能得到大范圍的應用。如1994年就已經誕生的VRML技術標準(虛擬現實建模語言),由于開發VRML環境時要在所有的瀏覽器/播放器上取得一致的效果是很困難以及應用成本有效果差等原因到目前也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Web3D技術也是一直處于研究狀態,還沒有大范圍的實施應用。
博物館的互聯網應用應該是采用更好的框架設計,不被表現層的技術手段所限制,不同的技術手段都應該可以被框架所涵蓋。
圖書管理系統:其實智慧圖書館也是數字圖書館的升級,通過圖書管理系統,我們每個讀者可以自己查閱到圖書館內有沒有自己想借閱的書籍,并且可以查找到書籍在第幾行第幾架。
圖書殺菌機:智能圖書館一般還配備了自助圖書殺菌機,以方便讀者對于借閱書籍的消毒和殺菌工作,一般來說自助圖書殺菌機可以在30秒內殺滅圖書上可能存在的99%的細菌。
智慧圖書館
“智慧圖書館”這個概念來自國外學者的“SmartLibrary”。近幾年,國內的智慧圖書館理論研究一直是個熱點話題,2019年“智慧圖書館”進入中國圖情檔學界學術熱點。每次圖情界的學術會議,話題總少不了智慧圖書館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期刊上的更是多如牛毛。
我們從2012年幾個“+”系統開始,探索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到如今,慢慢積累經驗,對于智慧圖書館的理解也在迭代更新。經常有同行交流時問智慧圖書館怎樣建設,怎么就算建好了智慧圖書館。說實話,這個真不好回答。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關于“智慧圖書館”的標準制定還在進行,如果有標準出來,那就有了一個衡量的尺度,大家建設智慧圖書館也就有了依據。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有好有壞。好處是智慧圖書館終于有了一個看得見的依據;壞處是這束縛了人們的創新能力,或者給了懶惰者一個更好的理由,不用思考什么,照著標準買買買或者干干干,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說:我們建成了智慧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