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林火時間與地理分布
林火時間分布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不同年份,不同季節及一天中不同時刻林火發生不同。
(1)季節變化在一年中,同一地區,由于不同季節氣候條件和植被特點不同,森林火災的發生隨季節而變化。
防火期:指一年中具備森林火災發生條件(主要是氣候和植被)需要進行有組織地防火的各時期。防火期亦謂火災季節。不同氣候區,防火期的長短有很大差異,通常可持續幾個月或更長。
(1) 日變化在一天中,不同時刻由于溫度、濕度、風等氣象因子變化不同,林火發生不同。大致可劃分如下幾個時段:地方時10:00—14:00時,發生火災;14:00—18:00時,較容易發生火災;18:00—21:00及7:00—10:00能發生火災;21:00—7:00時,很少發生火災。一天中火災的發生除與氣象因子變化密切相關外,還與人們活動有關。容易發生火災的時段也是人們活動頻繁的時間。
在森林中遭遇火災一定要密切風向的變化,因為這說明了大火的蔓延方向,這也決定了你逃生的方向是否正確。實踐表明現場刮起5級以上的大風,火災就會失控。如果突然感覺到無風的時候更不能大意,這時往往意味著風向將會發生變化或者逆轉,一旦逃避不及,容易造成傷亡。
當襲來時,用濕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時,應選在附近沒有可燃物的平地臥地避煙。切切不可選擇低洼地或坑、洞,因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積。
危害
森林是各種珍禽異獸的家園。森林遭受火災后,會破壞賴以生存的環境.有時甚至直接燒死、。由于火災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壞,我國不少種類已經或處于瀕危。如野馬、高鼻羚羊、新疆虎、犀牛、豚鹿、黃腹角雉、臺灣鷴等幾十種珍貴鳥獸已經。另外,大熊貓、東北虎、長臂猿、、野象、野駱駝、海南坡鹿等保護動物也面臨瀕危,如不加以保護,有的危險。因此,防治森林火災,不僅是保護森林本身,同時也保護了,進而保護了生物物種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