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工作原理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太陽能光伏組件將直射太陽光轉化為直流電,光伏組過直流匯流箱并聯接入直流配電柜,匯流后接入逆變器直流輸入端,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逆變器交流輸出端接入交流配電柜,經交流配電柜直接并入用戶側。
起源發展
早在1839年,法國科學家貝克雷爾(Becqurel)就發現,光照能使半導體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這種現象后來被稱為“光生伏應”,簡稱“光伏效應”。1954年,美國科學家恰賓和皮爾松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制成了實用的單晶硅太陽電池,誕生了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的實用光伏發電技術。
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能源危機和大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傳統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減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時約有20億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應。
太陽能發電站是如何能量轉化的:光伏作用,一般的太陽能發電站都是此中方式,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集中式光伏電站因為電壓等級比較高,因此一般設有自己的變電站。逆變器一般坐落在分站房內,體型較大。對于個人用戶來說,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發的電沒有傳統能源消耗,沒有毒氣及溫室氣體排放、沒有危害性廢棄物排放,可以減少空氣中的霧霾產生;此外安裝分布式也有效利用了閑置屋頂資源,創造了額外收益,且一次投資,長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