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對于降低室內氡濃度可以采取以下綜合措施:
(1)建材的選取,應盡可能的選用天然性低的材料,即選擇鐳、釷、鉀的含量較低的材料為宜。
(2)材料選定后,要控制室內建筑表面氡的析出。可以在室內建筑表面噴涂涂料、油漆,墻壁鋪上如墻紙等較不易滲透的物料等措施,一般的可以防氡析出效果可達65-95%。 在噴涂之后,注意對墻體上的破損處及時修補,以防止氡氣析出。位于地庫或地面層的單位應該填補地板或墻壁的縫隙。
(3)在一般的自然環境中,氡氣會自然稀釋、消失在空氣中,對生物并無害。但是它一旦停留在一些物體上,如建筑物,居住在內的人就可能會有罹患疾病的危險,通風是破壞氡與子體平衡比,和降低其濃度的有效的措施。因此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是降低室內氡濃度的措施之一。靠自然通風的單位應該盡量多打開窗門, 空調或機械通風系統應該正確調控輸入新鮮空氣。
(4)在建房或者購房前,應請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做氡氣測試,從上控制預防。
?業務依據、標準:
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3、《放射診療管理規定》
4、《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
5、《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
6、《yyX射線診斷設備質量控制檢測規范》(WS 76-2020)
7、《X 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裝置質量控制檢測規范》(WS 519—2019)
8、《后裝γ源近距離zl質量控制檢測規范》(WS 262-2017)
9、《yy電子直線jsq質量控制檢測規范》(WS674-2020)
10、《X、γ 射線立體定向放射zl系統質量控制檢測規范》(WS582-2017)
11、《伽瑪照相機、單光子發射斷層成像設備 (SPECT)質量控制檢測規范》(WS 523—2019)
12、《放射診斷放射防護要求》(GBZ130-2020)
13、《放射zl放射防護要求》(GBZ121-2020)
14、《核醫學放射防護要求》(GBZ120-2020)
土壤中氡濃度的檢測方法
1.檢測方法。在每個檢測點采用專門的鋼釬打孔,孔的直徑在三厘米左右,孔的深度為七十厘米,打孔后把頭部有氣孔的的取樣器插入孔中,將取樣器靠近地表處的位置封死密閉,避免大氣進入到孔洞之中,然后使用抽氣筒進行抽氣檢測。土壤中氡濃度的檢測需要在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之間進行現場取樣檢測工作,應該在晴天進行,如果遇到雨天,則需要在雨后24小時才可以開展檢測,保證檢測結果的性和合理性。
2.實例分析。合肥省某綠色建筑項目位于濱湖新區,建筑基地面積為15711m2,建筑占地面積為4119.9m2。商業地塊建筑面積為21432.11m2。土壤中氡含量均值是1443Bq/m3。基坑土質密實,為黃土層,測得的結果滿足要求,檢測人員通過鉆孔布置測點,利用實驗設備分析孔洞中氡的含量。
在開展測試之前,氡子體是具有一定的電荷,所以可以粘附在氣溶膠顆粒的表面或者沉積到建筑物的表面,通過自然沉積或強制沉積的方法,也可有效降低建筑物中氡的含量。施工單位可以在建筑物墻壁表面覆蓋裝飾貼面以減少氡的析出,比如地面和墻壁的一些涂料可以防止氡的擴散,在墻體外部附著白灰可以大大降低氡析出率,然后再覆蓋一層油漆,氡析出率又會顯著降低。由此可見,涂料密封性能越好,氡的析出率越低。
綠色建筑當中減低氡濃度的風險
在通風換氣方面,降低室內氡濃度的方式當中,良好的通風屬于直接的降低方式。在對于沒有新風系統并且通風良好的房間,室內的氡以及其子體會逐漸的進行積累,在產生衰變和析出滲透得過程當中,如果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下,會穩定在一個水平狀態當中,從而對人體的健康產生相當的危害影響。在綠色建筑以及健康建筑體系的研究過程當中,需要將通風換氣作為保障室內空氣質量的基礎策略之,實現對場地風環境的優化改善,不斷的實現對室內空氣流組織進行引導,在鼓勵自然通風的基礎上實現對機械通風建筑的依賴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