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該檢測方法是普遍采用的檢測方法,相比我準的檢測方法,如多管發酵及濾膜法具簡便快捷,其選擇性培養基具有抑制雜菌的作用,假陽性低
酶底物法為GB5750-2006收錄的用于大腸檢測標準方法,酶底物法是目前水中大腸檢測的方法,目前以其方便快捷,假陽性低,適用大量樣品快速檢測等優點正逐步被國內檢測所認可。
相對于多管發酵和濾膜法,酶底物法檢測步驟大大減少,而且對實驗環境要求不高,檢測時間可減少到24小時,在日常水樣監測及應急監測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可及時檢測,預防,較大限度的減少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
檢測原理:
該檢測方法采用大腸產生β-半乳糖苷酶分解色源底物-onPG(Orth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使培養液呈黃色。大腸埃希氏菌產生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分解MUG(4 - methyl-umbelliferyl-β-glucuronide)使培養液在波長366 nm 紫外光下產生熒光的原理,來定性定量水中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及大腸埃希氏菌。
在日常生活中,飲用水監測工作的開展有較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其分別為:
①在一般情況下,飲用水中的微生物通過高溫處理后會被殺,而重金屬物質難以被有效消除,這就使得一旦飲用水中重金屬含量過高,就會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然而開展水質檢測可以有效檢測出飲用水中重金屬以及微生物的具體含量。
②我國因飲用水水質問題造成的死的每年都在增加,這都是因為飲用了大量被嚴重污染的水資源,進而引發一些病等。此外,被污染的水資源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會在人體內堆積,進而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危害,而開展水質檢測工作則可以有效控制這類現象。
加強生活飲用水資源的監管力度
有效加強水質監管工作力度,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
①水質監管部門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權責制度,進而明確各部門的職能。飲用水監測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所涉及的部門較多,因此,這些部門之間也要加強溝通,進而實現全方面監管水資源的工作目標。
②飲用水相關管理部門應重視對水資源的優化治理工作,進而為相關工作的開展增添資金投入,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居民的飲水安全。
濾膜法(MF,membranefilter)濾膜法:是目前為流行的檢測水中大腸群的方法。濾膜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將一定量的水體樣本注入0.45μm的濾膜過濾,經過抽濾,水中的細菌則被留在濾膜上,將濾膜貼于品紅亞硫酸鈉培養基上培養24h,溫度為恒溫37℃,這使得菌群因發酵乳糖而使得濾膜出現紫紅色,通過計算濾膜上的菌落進而計算出單位樣本中的大腸的數量。
用ISO9308-1規定的濾膜法測定水中大腸回收率均值為94.7%,批內變異系數小于10%,檢出限為500mL水樣可檢出1個CFU。該方法費用較低、原理簡單、利于推廣,但檢測時間相對較長、步驟繁瑣、干擾因素多,不適于大量樣品的分析,無法滿足污染物品快速檢測需求。